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直播学习强国-分卷阅读41

个人都没错,每个人都有错。
  乐景凝望着两个痛苦迷茫的少年,轻轻说道:“百姓愚昧,就由我们来教化百姓。政府软弱,就由我们来组建新政府,洋人蛮横,就由我们把他们打趴下。”
  少年的眼中是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蓬勃欲出的朝阳,是永远明亮着指引方向的星星,“就让这份痛苦和屈辱在我们这一代终结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让子孙后代可以站着活下去。”
  季鹤卿收住沙哑的笑声,怔怔地望着乐景的眼睛半响,迷茫的眼神一点点坚定起来,他扬起嘴角,化臂为剑,抖着嗓子带着哭腔,道:“若天下不平,我为剑,平之!”
  顾图南眼中的仓皇消失了,这个就算告别父母时都吊儿郎当的少年一脸肃穆,学着季鹤卿那样化臂为剑,哭泣着,坚定的说:“若天下不平,我为剑,平之!”
  乐景这次也不嘲笑他们中二病了,他扬起嘴角,语气郑重仿佛在说着必定会实现的谶言:“若天下不平,我为剑,平之!”
  ……
  1870年7月14日,在法国军舰开往华夏内海进行威胁后的20天,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诞生。
  1871年8月,上海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开始正式向国内招生。同年8月,乐景、顾图南和季鹤卿三人入学留美预备班。同班同学30人,皆为_0_han_0_ren。
  1871年9月13日,《中日通商章程》在津市签订。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办。
  1872年8月11日,黄婉娥抖着手,在一份政府的15年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下了手印,合同上写着:“颜泽苍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③
  她的眼泪早已流干,却在看到儿子青涩稚嫩的脸庞时再次刺痛不已,胸口大恸。
  “你要回来。”她干着眼睛,又快又急强调道:“你一定要回来……活着回来。”
  颜静姝紧紧咬着嘴唇,不敢松开,她怕自己一松开,会喊出“不要走”三个字。
  乐景轻笑着点点头,却不小心跌下来几滴泪珠。
  “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在他的身后,有29个家庭在进行同样的离别:
  “照顾好自己,不可废寝忘食……”
  “国家贫弱,我辈唯有奋发图强……”
  “一定要平安归来,娘在家里等你……”
  “好男儿志在四方,马革裹尸又何妨……”
  “按时吃饭,早点回来……”
  “国难当头,我辈当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季淮璋望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颊,他们最大的才15岁,最小才9岁。
  他们此行却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大唐年间,万邦遣唐使来华,感沐天威,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学成后归国建设国家。
  大梦初醒,尘世已过千年,这次,轮到古老华夏派学生去一个建国不足百年的国家学习科学技术。
  前人若能看后人,定会觉得可悲可笑,后人看前人,更觉时光荒凉,沧海桑田不过如是。
  曾经那么骄傲的华夏人,也要弯下脊梁,低到尘埃里,于卑微中小心护住胸口的火苗。
  只能叹上一句时也,命也,运也。
  “我已老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幸还有尔等少年,风华正茂,志向高远,远渡重洋,遥祝诸君此去乘风破浪,扶摇直上九万里,学成归国,建设中国。”
  季淮璋冲年轻的孩子们深深弯下腰,“届时若我已死,劳烦各位到我墓前,告诉我一声——天光大亮!”
  孩子们泪光盈盈同样垂首弯腰,“我等定不负先生所托!”
  青空万里,风萧水寒,与命运搏斗的勇敢者们即将启程,前路渺茫,荆棘密布,年轻的热血们相信他们终将能抵达彼岸,找到唯一正确的那个答案。
  凄厉汽笛声在港口响起,30个孩子一步三回头,在亲人的泪眼中一步步走上停靠在岸边的轮船。
  他们将从上海出发,坐船经过日本横滨,跨过太平洋,抵达美国旧金山,开始为期15年的学习。
  船锚升起,轮船轰鸣着顺流而去。
  颜静姝突然声嘶力竭的吼道:“哥!你等我!我会去找你的!”
  乐景一顿,然后伸出手大力挥了挥,同样高声道:“我等你!”
  轮船越驶越远,季淮璋深情凝望着那艘巨船,仿佛在遥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他突然撑开双手放在嘴角,高声疾呼道:“一个都不能少,活着回来!”
  “活——着——回——来!”
  蒸汽轮船承载着三十个孩子的命运,乘风破浪,向美利坚大陆的方向驶去。
  他们乘坐的是最新发明出来的蒸汽轮船,轮船靠船舷两侧的巨大轮子行驶,又被称为明轮船。
  船员说,他们很幸运,随着航海技术发展,航线改变了,现在从上海去美国,不用向西绕非洲好望角花费九十天时间了,现在他们乘坐蒸汽轮船向东航行,横穿太平洋,抵达美洲大陆,只需要25天就够了。
  幸运吗?
  岸上的亲人们的脸孔越发模糊不清,最后和那飞快退去的江岸一同消失,化作记忆里再也无法忘记的一抹乡愁。
  最初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很快,轮船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
  他们告别时意气风发,有无数雄心大志,在见不到亲人,远离故土后,终于涕泪满衣裳。
  随行的官员眼中也有泪光闪现。
  乐景、季鹤卿和顾图南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说道:“要活着回来。”
  三人一怔,碰了碰拳头,把泪水咽进肚子里,用理想装点明天。
  “我想发展工业,实业救国。”顾图南突然说。
  “我想成为总理大臣,对洋人说不。”季鹤卿接着说。
  两人齐齐看向乐景,乐景思索十几秒后,笑着说:“我想启迪民智,让人民自由。”
  季鹤卿抚掌笑叹:“好理想!”
  “前路崎岖,望与君守望互助。”顾图南伸出两手,乐景和季鹤卿笑着与他击掌为约,“愿与君同行。”
  乐景不期然又想起了临行前,在场所有人的父母与政府签订的为期15年的合同。
  “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再也不能回来了。
  怀必死之心,行求生之事。
  时代的浪潮浩浩荡荡,如长江,似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年轻的生命在江水里起起伏伏,大浪滔滔,推动人物奔向不同的命运,待明日,几人归?与命运搏斗者,几人善终?
  不知是谁轻轻唱起来诗经里的思乡曲: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声音豪迈苍凉,在水面沉浮,激起浪花朵朵,轮船破开浪花,坚定不移地驶向无数孩子稚嫩的梦想。
  此后,无数梦碎,无数梦生,无数梦坠,无数梦升,无数人死去,无数人活来,无数人为敌,无数人为友,无数人杀了无数人,无数人救了无数人。
  大路不计,少年无畏,只盼殊途同归。
  以太平洋做酒,敬理想,敬热血,敬自由,敬少年。


第23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3)
  哭过一场后,船上伤感的气氛慢慢淡了下来。
  大家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彼此之间又有说不完的话题,很快就有说有笑起来。
  只是当中午,学生们坐在餐厅,看到餐桌上的西式菜肴时,突然感受到乡愁的分量。
  这是美国派来接留学生的船,船上船员都是美国人,提供的当然是西餐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