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开超市后和早逝男主he了-分卷阅读46

出现。
  “院长,为什么你姓许我姓卫呢?”
  小学的时候,卫栀曾这样问过坐在孤儿院一楼书报室外一边看夕阳一边翻报纸的院长。
  她还记得当时院长的回答。
  “因为小栀来的时候没有姓名,让你自己抓阄选姓的时候,你抓了‘卫’这个姓。”
  “那‘卫栀’的‘栀’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我见到你的那天啊,院子里带着花苞新种下去没多久的栀子花恰好开了,又香又好看。”
  “可是‘栀’字好难写啊,每次考试我都会忘记中间那一笔,今天又被老师说了。”
  卫栀现在都记得,那天傍晚,院长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地教她写了好多好多个“栀”字。快要吃饭时,她还缠着院长带着她在那个小字本的背面写了一遍他的名字。
  平笙,许平笙。
  这是院长的名字。


第38章 开小超市的第三十八天 “那我们便一道……
  卫栀有太多事情还不能和阮离说, 只能尽可能快地平息自己起伏的心绪,也压下一连串问题。
  收拾好被她弄倒的凳子后,又尽量平静地嘱咐了阮离几句, 卫栀便离开了阮离的房间。
  阮离看着她还有些慌乱的背影陷入沉思,却没有多问。
  看来知道很多新奇事物和观点的爷爷与卫栀之间确实有他还不知道的联系。但阮离并不急着弄清事情原委。
  因为一个是他在这世上仅剩的最亲的人, 一个是他相处下来认为可以信任的人。若是能说的, 他们迟早会告知他。
  匆忙从阮府离开, 卫栀便回了小超市。已经到了午后,店里的人流量已经慢慢少了,小萱和敢心娃他们才有时间吃饭。
  卫栀也跟着一起吃了饭, 便把店交给小萱和她那几个同村姑娘,王平仍然负责收银,她自己去了城外和沈云松、敢心娃他们碰头。
  开业之前,他们三个就商量好了,自小超市开业第一天起,他们便会在城门口设棚施粥,给不能进城又生存困难的流民们发放粮食。
  安置流民——这是他们开超市的共同目标。
  “卫栀,你可算来了。”甫一看见卫栀的身影,忙得满头大汗的沈云松就几步迎了上来。
  “怎么了?”
  沈云松指了指城门外路边已经架起来的粥棚, 语带无奈,“场面有点控制不住。”
  卫栀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清情况后便蹙了眉。
  粥棚本身设得不小, 足够让六个人同时发放食物,前提是流民们依次排成六列长队。但现在粥棚那边乱糟糟的, 别说六列了, 根本就是一群人挤作一团,谁都拼了命想往前。
  而不论是被卫栀安排了来发放食物的几个婶子,还是原本应该控制场面的敢心娃和几个男娃, 都面露难色甚至是愧色。
  “他们以前也都是流民,知道饿极了的滋味,就不忍心推他们阻他们。”
  沈云松拧着眉,神色疲惫,“任我再厉害也拦不住这么多人,况且他们一个个也瘦弱得不行,还不能用力。”
  “辛苦你了。”
  沈云松护着卫栀穿过拥挤的人群才走到粥棚前列。
  好在敢心娃带的男娃和那些婶子们虽然都不忍心推搡拒绝,也还是把准备的食物保管得很好,没直接被抢去。她们也没敢直接散发食物,怕现场更乱。
  但聚集起来的人群已经有些焦躁不满了。
  “又是个做表面功夫的有钱人吧?”
  “摆都摆出来了,凭啥不发给我们?”
  “他妈的老子要饿死了,抢吧!”
  “我刚听旁边那个管着馒头的人说,她们也是逃命过来的……”
  “老天爷诶!凭啥她们能吃饱穿暖,我们只能等施舍啊!”
  见卫栀过来,敢心娃心里才有了点着落,“小姐,他们……”
  “你们如果实在做不好这些事,也可以不做,以后和他们一起排队来领吃食就行。”
  卫栀有些生气,说话的语气也重了些。
  原本如果他们能及时维护秩序,不一直任由人群混乱,这些人也不会还饿着肚子。而且她看着她们面对这些流离失所的人时脸上的羞愧和无措,便觉得心里难受。
  “你们现在的生活是自己在庄子里、店里挣来的,谁的都不欠。可以抱有善意和同情理解,但不必在他们面前觉得惭愧。”
  卫栀走到长桌中间,拿起有些重的长勺用力敲了敲。
  大家都看得出来在场那几个管着吃食的都听她的,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的人群静了静。
  卫栀在短暂的安静里说道:“麻烦大家排成六列,老弱妇孺在前,早些排好大家也早些吃口热的。”
  “凭什么她们在前面!”前排一个皮肤黝黑精瘦的男人立即反问,带得几个人开始重新喧闹起来。
  卫栀声音不大,也不像沈云松那样着急,只是平静地说:“因为你们一路上过来,应该已经死了很多老弱妇孺了。”
  这句话像是往所有人心里敲进了一颗钉子,吵嚷的声音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开始默默排队,原本在前排的人也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后了。
  终于,小萱的妈妈带着人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的馒头和粥开始一一发到这些衣衫褴褛的人手里。卫栀和沈云松也在帮忙。
  这里的近两百人,老弱妇孺的确实不多。也许一路走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在路上失去了自己的某个甚至所有家人。
  一路流亡,成年男子也确实更能撑下来,就像聚集在长乐县附近的这些人一样。只是王平他们有点不同。
  当时王平带着一村八十三人走到庄子附近时,只剩下十五人。除了他和弟弟王磊正值壮年以外,剩的是上了年纪的明叔,四个妇女,四个姑娘,三个少年,和一个不过五岁的小丫头。
  卫栀问过小萱才知道,因为生活在边陲小镇上,他们村很多成年男子都去参军了,但再也没回来。剩下的人就跟着王平一起带着自己的家眷和没了男人的孤儿寡母一起逃命。
  他们一起挖野菜刨树根抓兔子,也攒了一点算不上吃食的吃食。
  实在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有人会悄悄离开,省下自己那口吃的给家人或是那些本就没了依靠的女人孩子。
  没有人知道离开的人是不是都死了。
  也有人背着大家悄悄就着河水吃细碎的泥巴,说着自己还不饿还能撑到下一顿,最后却死在一起找柴火取暖的路上。
  一路上都没有人考虑是否让男人活下来更值得,只是都想着,让自己和那些参军人的孩子都再多活一天。但还是有些孩子,饿着肚子生着病停止了呼吸。
  战争总是残酷的,即便打了胜仗也一样。
  阮离带兵的最后一场仗虽然还是胜了,他却身染蛊毒,将士们死伤无数,后方也破碎了无数个家庭。
  老皇帝刚登基时热衷于在长乐县以外的边陲建城,还迁了不少百姓过去居住。虽未明言,但朝中人都看得出来,他是想在舆图上以长乐县为龙首,建出一块卧龙之域,彰显自己所出之处的尊贵。
  一时之间,“连龙城”还曾成为一桩美谈。
  而为了追求龙形,很多规划建城的地方都在难守易攻的开阔地。前线战事紧张,老皇帝又迟迟不批粮草,剩余兵力守住正面战场后实在难把防守阵线再拉长,便给了敌军绕后袭城的可乘之机。
  阮离和沈云松负伤带着兵连夜跋涉赶到时,虽保住了城池,当初被成批迁来的百姓却死的死,逃的逃。民居、店铺和农田也大都被烧毁,老皇帝的座座“连龙城”几乎都成了空城。
  百姓流亡路上途径的地方难以落脚的原因,其一是南国本就刻板的落户政策和流民数量过多。还有一点,便是地方官都知他们是从那些“连龙城”逃出来的,担心日后皇帝发作追究,都不愿引火上身。
  被迁去皇帝的“连龙城”定居时与有荣焉的那些百姓,也是现在流离失所连口热饭都难吃上的百姓。
  不知从谁开始的,粥棚里发放食物的几个婶子都流起了眼泪,敢心娃甚至伤心哽泣了起来。周围还在排队的或是已经领到食物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