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皇上恕罪-分卷阅读33

珩“嗯”了一声,答道:“想到河东灾民,心里难安。”
  她与这位孙大人不熟,只知道此人参与过多次赈灾,算是经验丰富。
  孙大人面上不显,心说,果真是没见过世面。本朝幅员辽阔,有山有水有平地,老百姓种地,靠天吃饭,有点旱涝就有灾情。下面地方的官员怕百姓生乱殃及自己的乌纱帽,四分的灾情都报作十分,好教朝廷重视,最好再拨些赈灾的银钱,能贪墨一笔更好。
  “殿下不必太担心了。皇上隆恩浩荡,听闻当地已有乡绅富豪建棚施粥。老百姓虽然苦些,可也没有殿下想的那般严重。”孙大人轻声说道,“等咱们到了河东,开仓放粮,再以工代赈,挖井引渠,河东百姓就再不惧旱魃了。”
  秦珩只轻“嗯”了一声,心想,但愿如此吧。她忖度着这定是孙大人在宽慰自己,也没真正放在心上。
  孙大人喝了一口浓茶,打开了话匣子一般,继续说道:“河东山高皇帝远,老话说,十里没准信。也许灾情没那么严重……”
  这是他第二次说到,灾情可能不严重。秦珩心念微动,想的却是另外一桩事情。山高皇帝远……
  孙大人坐了好一会儿才起身离去。
  秦珩已有了些困意。她一起身,周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她身后。
  他低着头,声音不大:“宫外不比别处,殿下只能一切从简了。沐浴不方便,属下打了温水,殿下可以用了……”
  秦珩看着他不知何时打来的洗脸水和洗脚水,不由地一噎。看周成竟似要伺候她洗漱的样子,她眉心微跳,连忙摆手。
  她咳了一声,板着脸:“你出去吧,我自己来就行。”
  她怎么不知道,周成这般体贴,还懂得伺候人了。
  周成也不说话,默默退了出去。三殿下把他派给四殿下一年了,他对四殿下的怪脾气也勉强知道一些。四殿下老实胆小,偏偏犟的很,臭讲究也多。听说四殿下在宫里,能近身伺候他的,只有姑姑掬月和太监山姜。
  如果不是此次出行,四殿下带的人少,他又怎会去伺候?他以前可是做暗卫的,没做过伺候人的事。
  



第36章 心思
  秦珩闩好门, 又搬了把椅子顶在门后, 这才开始简单清洗。
  她白日行了一路,风尘仆仆,若是还在宫里, 掬月姑姑肯定会提前备好热水, 让她好好沐浴。可惜如今在外,只能将就着来了。
  匆匆忙忙洗好,她移开椅子, 欲倒残水。
  打开门, 融融月光倾泻而入。在她房门口静悄悄地站了一个人, 逆光而立, 竟是一身黑衣的周成。
  看见她后, 他掀了掀唇:“殿下。”
  秦珩心中暗惊,呆呆地问:“你在这儿干什么?”
  周成默不作声, 将身一侧, 直接闪进房内,一手托起一个木盆, 掉头就走。还能干什么?奉三殿下的命令,近身保护他, 兼带伺候他。这还用问吗?
  秦珩愣了片刻,周成的背影已然消失在夜色中。她缓缓关上门, 重又将门闩上。
  这个周成,真是……莫名其妙!沉默寡言也得有个度,怎么连句话都懒得讲?
  她奔波一天, 甚是疲惫,也不愿多想,直接转身回屋,熄灯休息。
  周成替四殿下把水倒掉,再回来时,那门竟然又被闩上了,窗子黑黢黢的,没有一点光亮。他四处查看了一下,确定无任何异常,才自去休息。
  因为事情紧急,次日一大清早,秦珩一行就匆匆上路了。
  他们一路风尘,数日之后,终至河东境内。
  得知他们要来,当地的官员早早率人开了城门将他们迎入城中。
  为首的贾大人虽是文臣,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将军肚,他略显肥胖的脸上溢满了笑:“殿下一路辛苦了,可要先到舍下稍作休息?”
  他已经知道了此次钦差大臣的身份,这是四皇子,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真正的金枝玉叶,龙子凤孙。
  不过这位四殿下,跟他想象中的大不相同。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只说四殿下老实,此次虽为钦差,但不一定真的管事。真正主事的,应该是同行的孙杜两位大人。
  至于这孙杜两位大人,杜大人年纪甚轻,颌下无须,一看就是没什么经验的。嗯,此次赈灾,应该要靠那位年长的孙大人才是。
  秦珩脸上闪过一丝迟疑,缓缓摇头,轻声道:“我还不累,这一路已经看过了粥棚,咱们去看看粮仓吧。”
  她心知各地粮仓皆有存粮,无诏不能私放。到河东之前,她已派人打听过,河东官员确实如同孙大人所言,不曾私自开仓放粮。如今城南城北,都有粥棚施粥,不过这粮食,却是当地富户拿出来的。
  他们进城时,正是午正时分,城南城北的粥棚都在施粥。百姓排着长队去领粥。
  秦珩让周成去看了看,周成带了一些回来。那粥并不浓稠,筷子都立不住。想来,灾民凭此粥,仅能保命而非能充饥。
  ——当然,河东舍粥的都是民间义举,对此,朝廷应予以褒奖。
  四殿下一进城就要看粮仓,贾大人愣了愣,有些着慌。那他精心准备的美酒佳肴,歌女舞姬,可就派不上用场了。不对,是应该赶紧撤掉。这四殿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表面上是心系灾民的模样。他这般傻不愣登地接风洗尘,不是上赶着找死吗?
  真可惜了,这还是他厚着脸皮问夫人讨来的银钱,恐怕都要打水漂了。
  想到这里,贾大人不由地一阵肉疼。他打起精神,连忙领着钦差大人们去看粮仓:“殿下,这封条还没揭呢。”
  他神情忐忑,心里却极有底气。他在任当中,可没私自挪过官粮,仓库里头,堆得满满的,堪称当朝楷模,官员典范。
  然而四殿下秦珩只淡淡地瞧了一眼:“那就揭吧。”
  她此次是钦差大臣,有圣旨在手,又是皇子之尊。在场诸人无不以她马首是瞻。
  四皇子一声令下,当即有人揭了封条,让门大开。
  贾大人嘿嘿一笑:“殿下请。”
  秦珩点一点头,随其入内。许是久不见阳光,这里有一股轻微的霉味。她下意识皱眉,听那贾大人道:“殿下,这仓库可是堆得满满的。没有朝廷的诏令,下官可是从来都没……”
  他说这话时略带得意,秦珩莫名反感。她咳了一声,打断贾大人的话:“既然是满的,那就拿去赈灾吧。”
  “……啊,是。”贾大人的话戛然而止。
  随行的杜侍郎扬声道:“开仓——”
  这一声高扬悠长,伴随着他的声音,一袋袋粮食被抬了出去。
  贾大人指挥着众人搬运粮食,杜侍郎在一旁监督,而秦珩则被请到外边休息。
  许是袋子的时间久了,有的竟然有破损,零星的麦粒掉落在地上。
  秦珩弯腰捡了一粒,她也看不出好坏,只看这麦粒颇为饱满,想来不算下乘。
  孙大人在她耳边轻声道:“殿下放心,粮都是好粮。只是这个贾四张,太胆小了些。”
  秦珩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与其保持距离,呆呆地问道:“孙大人为什么这么说?”
  孙大人神秘一笑,眉目间染上几分得色:“殿下有所不知。贾四张此人,出身乡野,没什么见识,也算有几分才学,可惜注定做不了能臣。他胆子太小,凡事必先向朝廷请示。像河东干旱一事,说起来不算太严重。若换了别人,恐怕为了政绩,隐而不报。可他不行,他不但报,还要报的严重些。恨不得早点引起朝廷重视,早点解决才好……”
  秦珩垂眸,面无表情听着,心里着实诧异。孙大人说的,跟她看到的不大一样呢。不过她进城之前也看到了,河东的旱情,确实不像奏折上说的,那般严重。
  奏折上说河东“土地龟裂,寸草不生,百姓唯等死矣”,这说辞太夸张了。
  据她所知,河东今岁大旱,颗粒无收不假,但是数日前刚下了一场大雨,干涸的河道有了水,再种新的庄稼是没问题的。百姓吃不上饭,不仅仅是因为今年的大旱。去年初夏一场冰雹,折损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